美股账户里的苹果浮盈达到了4.4万美元,成本是26万美元,回报率其实才17%,比持有英伟达和微软的回报差远了。
4月份开始几乎all- in苹果,主要是几点:第一是去年靠苹果赚了一波钱,有点路径依赖;第二段永平说苹果的商业模式对我也有影响,更重要的是Meta的扎克伯格控诉苹果商业模式对Meta的不利影响。这说明苹果商业模式/生态系统很牛逼。第三在手机为中心的智能设备上至今占有主导地位,望远镜看不到威胁。第四同样重要,就是我是苹果全家桶。
但all-in之后苹果股票迟迟没有动静,长期处于疲软状态,远远落后于AI概念股,说没有动摇过信心,那是不可能的。我甚至想过先出一部分,但因为没想好卖出后的现金买什么,所以一直没动。
AI当然重要,但在去年DeepSeek事件爆发后,我对英伟达的信心一直不高,原因是第一我从来没用过英伟达的产品,也没看见过,真是不懂它是怎么赚钱的。同理适用于微软。去年我从微软赚了一些钱,但微软的云到底是什么服务,我一点不明白,没用过。转型云服务之前,我对微软的软件还算了解,比如卖Office/Windows授权,卖数据库卖中间件卖工作站,但现在是什么收入模式,一点不懂。
AI如果要在消费端落地,绕不开的是苹果。这就像谷歌搜索绕不开苹果,必须要向苹果交几百亿美元的过路费一样。在这方面,即使苹果没有自己的模型,它也可以从模型市场的竞争中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模型实现手机AI化。众口批评苹果AI战略落后,但说不定这种迟缓也会带来竞争力。
我把苹果股价的突破赌在iPhone17上,虽然是老套路,但苹果在这方面是无敌的,只有自己是自己的对手。现在看,果然又带动起一波换机潮。
资料修改成功